《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KMGBF)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于2022年批准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该协议概述了应对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雄心勃勃的目标。
该框架在目标A中提出了到2050年要实现的物种成果,并设定了一系列目标,以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并在2030年前停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目标4呼吁对那些仅通过实施其他目标不足以消除灭绝风险的物种采取紧急恢复行动。
在《Bio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综述论文中,由纽卡斯尔大学领导的专家团队分析了目标A和目标4中的关键物种要素,探讨了它们的含义并阐明了实施需求。
科学家们强调,要实现目标A中概述的雄心壮志——即阻止物种灭绝、降低灭绝风险并增加物种数量——将需要在所有目标上取得有意义的进展,而不仅仅是目标4。目标1、5、6、7和8都涉及减少压力,这些压力都会影响物种。
目标4应被视为针对需要紧急集中行动的物种的目标。他们指出,当前的监测框架无法充分衡量实施紧急恢复行动的进展,并强调需要适当的指标来衡量目标4的进展。
作者讨论了获取信息在支持实现目标A中物种要素方面的关键作用,并强调框架的C部分鼓励采用全政府和全社会的方法,这对于框架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能力建设、合作和知识交流将是发展的另一个关键领域。专家的分析表明,所有利益相关者、缔约方、企业和民间社会成员都必须确定他们可以采取行动的地方,然后实施必要的行动。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纽卡斯尔大学保护科学与政策教授菲利普·麦高恩教授表示:“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物种设定了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标和指标,经过世界各国四年的谈判,其中包含的词汇和短语可能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
“我们借鉴了谈判本身和现有研究,以提出这些关键词和短语在实际中的含义,希望有助于实现框架中的雄心壮志。”
该研究的合著者、纽卡斯尔大学自然与环境科学学院物种保护研究助理艾莉森·哈钦森博士补充说:
“本文详细阐述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A和目标4中的关键术语,以明确这些概念在实际中可能意味着什么。
“要实现框架中防止物种灭绝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雄心壮志,需要认识和填补知识空白,拥抱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合作,并利用所有可用的科学、资源和世界观,以便实施有效和变革性的政策和管理,以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机。”
该综述可以帮助缔约方通过明确物种成果和为实现目标A和目标4所需采取的行动,来更新和实施其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