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国际气候科学家团队利用来自斐济的627年珊瑚记录,揭示了自1370年以来太平洋海域海洋温度和气候变率前所未有的洞见。
今天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这项新研究由莫纳什大学的阿里安·普里奇博士、新南威尔士大学的马修·英格兰教授和里沙夫·戈亚尔博士联合撰写,展示了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如何与太平洋的长期气候变率模式相互作用。
新的珊瑚记录显示,1380年至1553年间,当地海洋温度较高,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情况相当。
然而,当与其他珊瑚记录相结合时,自1920年以来太平洋范围内的变暖现象,主要归因于人为排放,这标志着与早期几个世纪记录的自然变率相比发生了重大偏离。该记录还显示,目前的海洋温度是过去653年中最高的。
这项工作提供了新的见解,以了解气候趋势如何导致天气模式的转变以及更极端的天气事件,这些事件将对生活在印太地区的数百万人产生重大影响。
海洋温度影响珊瑚生长,因此珊瑚保存了数百年来过去环境条件的记录。这一非凡的627年珊瑚记录(1370-1997年)提供了迄今为止最长的连续海面温度重建。
这项研究发表的一周前,科学家们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400年的珊瑚记录,展示了大堡礁如何面临创纪录高温带来的灾难性破坏。
研究团队利用斐济珊瑚记录重建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nterdecadal Pacific Oscillation),这是一个影响太平洋气候变率的大规模现象,几乎使先前重建的长度翻了一番。这一长期的重建使得人们能够研究气候变率和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过去一个世纪中罕见的盆地范围变暖。
阿里安·普里奇博士表示,了解太平洋的长期气候变率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这一新的长期重建有助于我们从太平洋的自然变化中分离出气候变化信号。了解过去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我们的新重建表明,目前太平洋范围内的变暖是气候变化时代的特征。”
该研究由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胡安·巴勃罗·多利沃博士和莱斯特大学的延斯·津克教授领导,并与来自墨西哥、英国、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国际地球和气候科学家团队合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