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5日(周三),2024学年度第二次“On the Lounge:与校长的对话(以下简称温德莱吉)”在官厅图书馆羊头石大厅举行。继2023年举办了4次之后,今年的第一次Ondra运是以4月24日的无障碍比赛为主题进行的。此次由学生支援科和总学生会代理职务(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广播社团SUB主管的“校园基础设施”的主题是“校园基础设施”。根据130多名学生参与的事前主题问卷调查结果,将小主题分为交通、空间及设施、其他(1、2以外的其他基础设施相关提问)进行了问答。包括校长刘洪林在内,学生处长、学生部处长、企划处长、设施管理局长等为学校运营做出贡献的各种相关人士参与其中,与学生们进行了沟通。
2024年第二次“On the Lounge:与校长对话”海报
为便于来往的校园:讨论校园内的交通基础设施
首先,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题,对班车发车间隔问题和个人移动(PM)改善项目等提出了质疑。总学生会中央执行委员会进行的交通总调查显示,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是班车的运营。目前班车上午8时至11时间隔3-4分钟运行,但11时至15时的发车间隔将延长至10分钟。这是因为与早晨的走读时间相比,下午乘坐班车的学生较少。很多学生根据个人时间表下午乘坐班车的情况也很多,对发车间隔感到不便。还有很多人认为夜间班车的数量不足。对此,质疑学生表示:“希望减少班车发车间隔,增加班车数量。”刘洪林校长解释说:“班车发车间隔是考虑到总需求和使用时间而决定的。与去年和前年相比,正在不断增加发车。”刘校长表示,在学生需求最多的早晨时段,将运行尽可能多的班车,将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在可用范围内考虑下午时段调度间隔的调整方案。
之后是关于个人移动(PM)相关改善工作的讨论。总学生会对约800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提到有两大问题:PM的随机停车、道路通行时的人行道和车道中行驶道路选择标准的模糊。刘洪林校长提到了PM用户增加的趋势,并解释说PM用户在很多方面也面临风险。举例说明:“如果PM用户使用环路,环路的一侧是停车位,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如果使用人行道,PM用户和行人之间会出现冲突问题。”对于该解决方案,他建议:“因此,在狭窄或移动量大的区域,可以考虑限制为行人专用道路等方案。”他还提到:“如果管理不好,停车不到位,可能会加强PM企业的管理,对相关企业进行制约。”但刘总长强调,最重要的是持续提醒PM用户遵守的规则。最后补充说:“需要行人和PM用户之间的相互理解,也需要时间将学生之间自行进行的讨论告知设施管理局局长等校方,共享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