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取得的成就足以让她跻身新西兰最具启发性人物之列,”Spinoff作家马特·海斯在2019年说道。然而,你可能未曾听说过这位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校友——杰娅·威尔逊博士。
杰娅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足迹遍布国际,领导过多个全球重要组织,并与众多世界领导人有过交集。她曾在瑞士、德国、尼日利亚、萨摩亚、斯里兰卡、南非、英国和美国生活过,为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工作过,还曾担任过新西兰驻南非名誉领事等职务。如今,她已回到新西兰(毛利语:Aotearoa),并打算在此长住。
杰娅结识的人如今都已家喻户晓——她曾为初入政坛的女议员海伦·克拉克撰写有关女性在议会中角色的论文并进行采访,与鲍里斯·约翰逊一同当选牛津大学辩论协会(Oxford Union)主席,还在巴拉克·奥巴马的总统竞选活动中担任志愿者。她还邀请了戴维·朗伊参加牛津大学辩论协会举办的世界著名的核武器辩论。
杰娅出生于法国大革命纪念日,一生致力于政治活动。1968年,她作为交换生前往美国读中学,当年动荡的事件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伯特·F·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牧师被暗杀,以及反越南战争抗议活动。
“这让我内心永远充满了嬉皮士精神,”她说,“我在惠灵顿一个寒冷多雨的日子,在国会大厦外庆祝了自己的21岁生日,抗议法国在太平洋进行的核试验。那一刻,我没有觉得自己应该去做其他任何事情。”
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攻读政治学学士学位期间,杰娅学习了毛利语,这在20世纪70年代初是一个比现在更不寻常的选择。
毕业后,她曾在前贸易和工业部工作,后来又在《Consumer》杂志任职,之后才回到维多利亚大学获得一等荣誉学位,并获得了英联邦奖学金前往牛津深造。
“如果我没有获得奖学金,我就会留在维多利亚大学。我不想去其他地方,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我要向两位杰出的老师和导师致敬,如果没有他们,我就不可能去牛津——他们是斯蒂芬·莱文教授和玛格丽特·克拉克女爵。”
她回忆说,莱文教授对她的一篇论文的反馈让她泪流满面。当另一位讲师质疑他是否对她太苛刻时,他回答说,他知道她有能力做得更好。
“我非常感激他。他真的激励了我。”
作为澳亚辩论冠军来到牛津后,她被世界闻名的牛津大学辩论协会所吸引,代表牛津参加世界辩论锦标赛并获得亚军。
1985年,杰娅当选为牛津大学辩论协会主席,成为继巴基斯坦总理贝娜齐尔·布托之后第二位担任该职位的有色人种女性。她认为自己在维多利亚大学磨练出的辩论技巧是决定性因素,让她在没有通常的家庭或学校背景的情况下当选主席。当时,她曾与现任校长约翰·艾伦进行过辩论。
“贝娜齐尔在第四次尝试时赢得了牛津大学辩论协会主席的职位,她的父亲是巴基斯坦总统。而我父亲只是萨摩亚一所学校的校长。我没有钱,也没有社会地位,我什么都不是。我所拥有的只是辩论技巧——而培养这些技巧的地方就是新西兰。”
最值得一提的是,杰娅曾邀请前总理戴维·朗伊爵士与她一同就“本会认为核武器在道德上无法辩护”的议题进行辩论。他们两人都参与过反种族隔离运动,因此结识。
1985年的这场辩论中,戴维爵士发表了著名的铀俏皮话,该辩论在全球范围内播出,牛津大学辩论协会将其评为200年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场辩论之一。杰娅认为戴维爵士勇于参加辩论,而其他领导人则因担心失败而不愿参加。戴维·朗伊爵士称这场辩论是他职业生涯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