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植前,保存捐赠心脏的传统方法是将其置于装有冰块的冷藏箱中,在钾溶液中保持四度低温。处理过程是与时间赛跑,匹配、运输和手术必须在四小时内完成,以避免增加接受者的并发症风险。
研究表明,如果使用低温含氧机械灌注(HOPE)或“心脏盒”技术,而非静态冷藏,那么运输时间长达九小时也不再是障碍。在盒子里,心脏保持在八度低温,并使用泵、一组管子、储液器和一种在心脏等待移植时循环通过的液体来供氧。
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当前研究旨在比较“心脏盒”和冷藏箱这两种方法在移植后30天内对心脏接受者的安全性和健康结果的影响。这是此类研究中的首次所谓随机对照研究。
该研究纳入了在八个欧洲国家的15家不同诊所登记接受心脏移植的204名成年患者。参与者中有一半被随机分配接受通过“心脏盒”处理的心脏,而另一半则根据标准程序接受了来自静态冷藏的心脏。所有心脏均来自脑死亡捐赠者。
结果表明,与标准静态冷藏相比,如果心脏在移植前通过“心脏盒”进行处理,则接受者在新心脏中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在“心脏盒”组中,严重器官衰竭(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的风险为11%,而在根据标准程序储存心脏的组中,这一风险为28%。
否则,在随访期间,两组之间的临床事件没有差异。研究人员稍后将展示心脏移植后第一年参与者的健康结果分析。
该研究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是作者安德烈亚斯·瓦林德(Andreas Wallinder),医学博士,心胸外科医生,现为瑞典公司XVIVO AB的医学总监,他与隆德大学的资深教授斯蒂格·斯滕(Stig Steen)共同开发了所使用的“心脏盒”概念。
“盒子中心脏的供氧至关重要。在正常的冷藏和运输过程中,我们的细胞没有供氧或循环,但当我们使用盒子时,富含氧气和营养的液体被连续泵入心脏,从而使心脏功能更好,并减少接受者在移植后的并发症,”他说。
哥兰·戴尔格伦(Göran Dellgren)是哥德堡大学萨赫格伦斯卡学院移植手术教授,萨赫格伦斯卡大学医院心胸外科医生,也是本研究的瑞典首席研究员,负责约二十名参与者:
“这些结果代表了移植领域的突破,可能会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正确使用‘心脏盒’可以减少许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通常会导致痛苦、不良结果,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导致过早死亡,以及高昂的成本,”他说。
“从时间上来看,器官也可以长途运输,从而使更多器官可用于移植。我们还可能开始使用来自老年捐赠者的不太理想的心脏,这可能会增加心脏移植的数量,”哥兰·戴尔格伦总结道。
研究:心脏移植中供体心脏的低温含氧灌注;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短期结果(NIHP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