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氮沉降(即氮从大气释放到土壤或水中)会在小范围内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新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在几公里的大范围内也能观察到。该研究基于包括荷兰在内的八个欧洲国家的数据。
氮本身不是问题。事实上,植物需要氮才能生长。但是,所谓活性氮化合物(如氮氧化物(NOx)和氨(NH3))的过度沉积可能对自然有害,并导致特定区域植物物种的丧失。
当前关于氮的指令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指令通常基于仅在几平方米的小区域进行的研究。据首席研究员冯斯·范德·普拉斯(Fons van der Plas)表示,对于氮在大范围内的影响,人们知之甚少:“我们尚不清楚在几公顷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是否也能观察到同样的影响,而这可能对政策产生影响。”
新研究表明,氮沉降的负面影响确实也能在几公顷到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观察到。范德·普拉斯说:“在高氮水平下,我们发现同样的植物物种在多个区域持续消失,如矢车菊和羊蹄草。这些物种是草原草甸的典型物种,在荷兰急剧减少,甚至已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即在大范围内与小范围内遵循相同的规律。他们说,这凸显了制定有效的氮指令和政策以保护自然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该研究提供了新见解,可为荷兰国内关于氮和生物多样性的辩论做出贡献。
在此背景下,德·维瑟(De Visser)为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明确指出了其作用:“在评估各项措施对农业的影响方面,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本可以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水框架指令》(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被采纳时,无人思考其在农业上是否可行。”
已经很清楚,《水框架指令》的目标无法在2027年前达成。德·维瑟说:“问题在于你究竟能取得多少成果。荷兰是一个土壤肥沃的三角洲地区,其中大量的氮矿化,而河流携带各种矿物质和淤泥。荷兰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相对富含氮元素。如果你推行一项统一的欧洲标准,那么就会在局部地区引发问题。我们需要定制解决方案,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需要更加明确地表明这一点。务必提前明确:如果你想推行这项政策,那么这就是对农业造成的影响。”